转眼间,作为一名新老师我来到郑开已经有半学期的时间了,这半学期的时间我很许多收获也让我发现我还有很多需要改进的地方。我们时常讲“我日三省吾身”,对于以往教学的时常反思这是一个青年教师必须做到的地方,只有反思教学中不足与失误之处才能让自己的教学能力得到充足的增长。而期中考试就是反思中的一个重要环节,面对期中考试后学生或喜或悲的不同状态让我认识到期中考试不仅是对学生的考验,对老师来说也是一个反思的好时间。很感谢在郑开碰到历史组的良师益友让我能够迅速进入工作状态,能够通过听课、评课,集体研讨不断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
面对新教材时,我也惊讶于新教材课容量之大,每一节课基本是一个朝代的史实。如此大的知识容量首先让老师在教学时要考虑重新安排教学时的步骤,学生在学习时要注意重难点的吸收和理解,这对于老师和学生来说都是非常重要的考验。其次相比较过去教材对三维目标的培养来说,新教材更强调学科素养,即唯物史观、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解释、家国情怀等方面,从过去单纯强调知识学习到现在注重历史学科素养培养,这对历史教学来说是非常重要的改变。同时也对历史老师的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如何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和课本知识中贯穿对素养的培养,要让学生知道如何去利用素养学习知识、吸收知识。最后对于我来说就是经验问题,初登讲台的我对于需要积累的经验来说略微还是有些捉襟见肘。老教师可以很快的根据自己的经验以及知识储备不断补充自己的知识体系,而新教师这方面确实需要时间去不断积累。
这次期中考试充分验证了以上这些顾虑,以往不论是人教版教材、岳麓版教材、人民版教材或是大象版教材非常强调对于史实知识地理解,强调对于知识的背诵与记忆,但是在新教材中更多的是突出对学科素养的理解,对于历史脉络发展的构建,更突出学生的自主性和积极性。首先就像是选择题中关于公元纪年的考察以及对于年号、庙号、帝号和唯物史观等核心素养的考察,这三道题本身我以为是学生手到擒来的题目,结果在看到正达率之后大为震惊。这些在上课中强调的问题甚至是生活中经常出现的常识问题,在上课多次重复之后还是有错误。其次是主观题中最后一题,考查对于古代科学家、艺术家等基本事实理解,这样一道考察初中记忆的问题在这时似乎成为学生分数高低的标准,得分有高有低,史实的回答五花八门。其次是上课讲题中的效率问题,本次期中考试中有4道选择题是原来在课堂中讲过的原题,但是仍然有学生在错过几次之后仍然是全部错误,这就不得不让我反思在课堂中的效率问题。如何利用好平时的错题进行对知识的巩固以及在错题中培养历史学科特有的“题感”。最后仍然是基本的史实问题,在此次考试中反映出的朝代混淆、民族混淆、基本事实错误,这些都是考试中的大忌。
事有正面,亦有反面。虽然面临上述问题,但是在平时的教学和考试训练中我们还在不断探索新模式、新方法。首先在我们组内在吸收老教师经验和公开课方法的基础之上逐步形成了一种介于传统教学与新教材教学之间的新教学方法,坚持传统知识讲授与学科素养培养两点并重。在面对河南省这种“新教材、老高考”这种特殊情况,此种方法仍然有一定的实用性,这种方法并不是已经形成的结果,更是一个需要不断探索、不断完善的过程。其次便是大胆改革课本设置模式,打通单元内部文章设置,实行“大单元模式教学”。按照一个单元内部同一内容进行合并归类,进行对比探究学习,提高课堂利用效率以及学生学习效率。其次在教学中如何穿插学科素养的问题,根据老教师的经验之谈以及平时课堂学习中的经验启示,我们探索出一套课前准备、课中实践、课后检验的一套方法,在课前可以给学生难度确定的文言文进行练习,增强学生对本学科知识地理解以及达到一定的预习效果,此一举动主要是针对学生在做题中反映出的材料阅读问题以及文言文理解问题。怎样在课中实践呢,增强相关地图以及史料在课堂中的利用,高中历史不仅仅只是简单的史实传授问题,更要让学生在平时学习中掌握基本的历史推断和历史总结能力。现在的历史不仅仅是历史本学科的问题,更要强调在各学科之间的相互印证。地图和文言文以及相关的材料阅读和总结不仅仅是单独一个学科的问题,更是要将这些学习方法和学习习惯结合在一起,让学生在平时中自觉练习此类方法。俗语说:“外部胁迫不如内在驱动。”也只有学生能够真正实现以自身内驱力驱动学习的时候才真正能实现学习主动性、自主性的培养。最后是课后检验,学科素养并非是停留在知识表面,更要与学生的学习、作业、考试反馈结合在一起。在此次考试有道题考查史料性质等相关知识,凡是平时能认真写练习册的学生这次这道题得分率均是在80%以上,而其他学生得分失分各有原因。这就提示我们学生的作业并不是衡量学生的唯一标准但是确实是衡量学生平时上课的有效办法,在后半学期的学习中更要认真对待作业反馈问题,以此为契机寓做题训练与素养培养为一体。还有就是个人经验而言,我的经验严重不足,但是我的身边尽是良师益友,同年级的敬老师、陈老师是经验丰富的老教师,二年级的郭老师、丁老师也同样充满教学智慧,学识渊博。这让我这个初登讲台的新老师,着实获益良多。他们从备课、教案、讲课、教态等各个方面都在指导着我,让我能够迅速成长。
我们面对新教材时,方法新、模式新,也要注意让学生“新”,我们启用新教材的目的在于以一种新的教育模式开始历史教学的新时刻,而不仅仅简单的在于知识的传授。在此种新式目的之下我们对于学生的要求、教材对于我们的要求也要步步而新。新教材、新模式、新素养、新方法、新标准、新学生等的各类新是要落在实处的,而并非仅仅是停留在言论之上。在读研期间,我的导师告诉我一句话“想到和得到之间还需要一个做到”,在这里敬老师告诉我“历史是落在实处的,不仅停留在理论层面。”我想用一句话结束我的反思,我们在过去所踩的泥泞在将来会和我们所走向的星辰大海所照映,而我们的征途就是星辰大海。
Copyright © 2020 zkxx.net.cn by 郑州市郑开学校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备1904089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