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办学目标
  • 四干精神
  • 六字工作方针
  • 总体要求
  • 开物成务 开放包容
  • 1
  • 2
  • 3
  • 4
  • 5
教育教学

培养良好习惯,助力同学成长

作者:徐卓  编辑:徐卓   发布时间:2023-03-08 10:12

如今,距入职已三月有余,对于一个刚刚走上教师工作岗位的毕业生来说,已慢慢度过了最开始迷茫与困惑的阶段。在教学过程中,我发现同学们普遍都有这么一个疑问,为什么上课都能听懂,到作业就不会做了呢?这种问题并非个例,而是普遍情况,并且也有同学存在作业会做,但在考试中遇见同样类型的题,却仍然不知所措的情况。其实,这个问题之所以在作业与考试中反复出现,是因为同学们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一、课后及时回顾总结,是提升成绩的不二法宝

对于老师在课堂上讲授的新知识,同学们一般都能做到了解的程度。而课后总结与反思环节的存在与否、思考的维度深浅,则是拉开不同同学之间差距的关键所在。一个优秀的,有着良好学习习惯的同学,通过本身的思考回顾,能够对知识达到理解的水平。当真正地理解了知识点之后,再去做练习,就会事半功倍,举一反三,迅速达到掌握的水平。而忽视课后总结与反思这一环节的同学,课后不加复习直接闷头做作业,效率相对来说就会偏低下。孔子有云: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只学习而不思考,就会陷入迷惘。不理解为何而学,学有何用。听讲之后,只能回忆起一些零散的知识点,无法建立起属于自己的知识结构网络,因为考试考查的是同学对知识灵活处理的应用能力,如果在考试中需要用到的时候不能及时从脑海中回忆出所需知识点,那么在考试中便无法发挥出应有水平。而那些及时整理回顾的同学,在练习中较为快速地吸收了新知识,从而能节省出时间进行课外练习以提升熟练度,达到考试所要求达到的应用水平。久而久之,熟练度提高,在考试中就会如鱼得水,游刃有余。反过来,这种较为顺利的学习过程也会激发其对于数学的学习兴趣,形成正向激励的学习循环,这对同学们学习数学大有裨益。

运用知识的程度


我班同学整理的常用三角函数值表

一般讲完课当天,老师布置的作业会以基础题为主,重点在于回顾当堂课讲过的知识。一周一次的限时练也都是老师对本周内所讲的课程进行一下复习式的检验,基本上都是基础知识和基本题型的检测。这时,同学们刚刚学完的知识点还没来得及遗忘,测验的时候自然能够很容易答好。但是,高中数学课程体量庞大,到月考或者期中期末这种大型的正式考试的时候,试卷不会再单纯地考查具体某节课的知识点,题型的综合程度比平时练习要高得多,题型也会变得更为复杂,因为会综合一个月甚至是整个学期所学的知识点,这时,距离老师讲课的时间已经有些长远了,如果没有及时复习,同学肯定会忘记很多知识,无法在考试中取得理想的成绩。

培养同学对于知识回顾整理、思考复习的习惯并非一日之功。因为被动接受远远比主动思考容易的多。所以,听懂了容易,因为老师们大都会循序渐进,以相对通俗易懂的语言深入浅出地讲解知识,来帮助同学们理解。同学们听懂而不会,更多地还是缺乏思考和动手能力,是思维上的欠缺,而不是能力上的不足。小米公司创始人雷军说过,不要用战术上的勤奋掩盖战略上的懒惰。同学们思维上的欠缺,更多地体现在对问题思考的主动性不足,不善于分析条件和问题之间的关联性,虽然一听就懂,但是光听而不改变被动灌输的特性,是不会进步的。想当然的会,却没去将它转化为自己的知识,没去复习没去理解,这哪里是真的听懂了呢?所以,同学们需要在课后及时主动地反思感悟,再做练习以积累经验,以后有类似的题型就容易下手了。针对于练习中体现出不熟练的地方,还可以再反思,找出弱点进行专项练习。对于错题,要知道自己为什么错了,是知识点掌握不牢固?还是由于计算马虎等非必要失误?了解原因之后,再做调整。把自己掌握出的,独属于自己的解题思路反复模拟练习,达到得心应手的地步,才算是真正地学明白了。

二、把握作业细节,锤炼考试技巧

在考试中,粗心马虎也是我们同学在面对考试的一大拦路虎。我们的限时练是每周一次的考试,这种重复程度高的考试会让同学在历经几次之后会出现心不在焉、麻痹大意的情况。如果同学们对于考试不能够形成一定程度的重视,那么就会出现一些本不该犯的错误。比如,在一次月考之后,我班的一个同学告诉我:老师,我因为计算失误丢了40分。其中有一个问题是45+43.5,他算错成了87.5,导致这道大题后面的10分都没有得到,失去这本来唾手可得的分,让煮熟的鸭子飞了,甚为可惜。像这种有能力却考不出来的情况,具体到这位同学来说,更多的原因在于马虎,在于熟练度不够。我经常跟同学们说:现在再让你们算10以内的加减法还会算错吗?肯定不会了,因为我们对于这些计算已经烂熟于心,甚至到了不需要思考可以脱口而出的程度了。所以,对于平时的作业,需要提醒同学们养成做题细心、多动笔计算的习惯,切忌眼高手低,不要脑子看着这个题我会了,于是就放弃不写。只有独立自主做出了正确答案,才能说完全掌握了这个题。天才出于积累,聪明在于勤奋。《卖油翁》有言:“无他,唯手熟尔。”数学是环环相扣的,最好的捷径就是一步一个脚印,踏实地向前走。只有把功夫下在平时的一点一滴,最后的成绩才能不负我们的期待。


 卖油翁:“无他,唯手熟尔。”

在应试层面,同学们也还没有完全掌握得分的技巧。在平时作业的时候,只是感觉自己答得挺好,但是由于没有老师判卷,同学也不知道具体给能够得到多少,也不了解具体的给分规则,所以很容易给同学造成一种误解,就是认为会做就能得满分。但其实,题目中间许多的过程都是有步骤分的,跳步解答极易造成失分。同时,卷面的整洁程度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老师的判断,在一些可给分可不给分的细节上,书写整洁规范的同学会更有优势。

在考试之后,有的同学可能会沉浸在取得的好成绩中沾沾自喜,可能但是我们更应该做的事,是在一次考试中发现自己的不足,然后抓紧时间进行有效地查缺补漏,对整个模块进行知识体系的构建,从整体上把握全局,把成绩追赶上去,这才是在未来高考答出高分的前提和保障。

三、磨练应试心态,决胜高考战场

在考试中,心理因素也是影响同学发挥的一大因素。很多同学惧怕考试,或者不适应考试。平时的测验没有心理压力,心态比较放松,可能会答得很好。但是一到正式考试的时候,有时间限制和老师监考,因为精神高度紧张而发挥失常的情况也并不少见,甚至有可能发挥不出来真实水平,无法完成试卷。对于缓解考试压力与紧张情绪的方法很多,最好的方法就是平时努力学习,把该会的知识都学会,到考试的时候自然也就不紧张了。我高中老师说过这么一句话:只有把平时当高考,才能够把高考当平时。如果我们平时付出足够的辛勤汗水,让晨曦与星空见证我们的努力,那么一切都会水到渠成,高考也不足为惧。

曾听闻一句话:教育是良好习惯的养成。所以,在之后的教育教学中,我会更加注意对于同学们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提醒同学们在课前先行阅读课本,对照资料上对应概念的空格,整体感知本节课的重点。在课堂后,不要急于完成作业,要先复习笔记,对照课本和资料再次回顾重点,能够做到心中有数,胸有成竹。到这时,再去完成作业,就会起到比较好的巩固的效果。我会努力培养同学们良好的学习习惯,使同学们能在整个高中数学的学习中能够做到有法可循,事半功倍。


Copyright © 2020   zkxx.net.cn  by 郑州市郑开学校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备1904089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