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次阅读《思维第一》的时候,我对整个思维导学体系并没有形成较为完整的认知,对其中的许多内容并不能完全理解。但在本次教改活动之后,我感觉到我的教学观念有了巨大的改变。房校长带给我了前所未有的震撼,我意识到我从未认真思考实践过学生主体的课堂,从未真正大胆把课堂放心交给学生,感触良多,收获满满,下面梳理几条给我触动最深的内容。
1.教改是革教师自己的命,教师要保持空杯心态
长期以来,教师在课堂上和学生构建的权力关系导致了教师在教学上的“独断地位”,这种意识对每位教师的心理都产生了巨大影响。我们习惯了做管理者,却忘记了自己更应该是参与者;我们习惯了做权威,却忘记了自己常常也未曾触碰真理;我们习惯了主宰大事小情,却忘记了追寻民主的力量。教改真正的硬骨头,不在于教材的编写,也不在于学生的配合,而在于教师自身的认识模式转变。房校长说:“教改革的是教师自己的命。”既然是革命,必然有阵痛。在追求真理的路上,我们教师不过是比学生早一些出发罢了。不可自大,应当重新找回自己丢失的谦逊。
2.有迁移的学习才是真正的学习
如果学生教一点才能会一点,那么这并不能称之为真正的学习或者有效学习,不过是机械的记忆罢了。真正的学习应当指向能力的发展,而不是仅仅记忆。孔子有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秉承对每个学生充分负责的态度,我们不能“不复也”,而要追求学生能动性的充分调动,思维的高度活跃,最终能够在迁移中实现解决问题能力的提升。新高考指导我们解决真实情境下的具体问题,真正把知识转换成解决问题的能力,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3.基于学习原理的学习才是真学习
教育学发展的一个关键节点便是赫尔巴特将心理学确立为教育学的基础学科。教育心理学研究学生和教师的心理活动机制,为教学实践和教育研究提供指导。教育心理学中,最不能够被忽视的便是学习理论。无论是格式塔学派的“顿悟说”,还是奥苏泊尔的有意义联系,都无不强调人脑的能动作用,不把学习看作是对自然世界的机械反应。我这里借引加涅的信息加工理论来论述,如果学生只是将材料杂乱地接收,便不能形成长期记忆。如果学生对材料进行了加工和编码,便能将材料存放在知识谱系的具体位置中,实现长期记忆的留存。我认为学生对知识理解的过程就是自己对信息进行加工的过程。因此我们在教学中要重理解,轻记忆,让学生弄清楚知识的来龙去脉,搞清楚知识背后的原理,并且引导学生基于自己的认识框架去建构属于自己的知识体系。学生在这个过程中习得的能力,可以帮助他们快速有效的剖析陌生情境下的新问题,以便快速找到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
本次教改活动暂时告一段落,但是脚下探索的路才刚刚开始。今后再面对课堂时,我将从一个崭新的角度看待课堂的实践模式,并将尝试重新成为一个崭新的教师。
Copyright © 2020 zkxx.net.cn by 郑州市郑开学校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备1904089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