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之不缜,行而失当”。作为政治教师,多年来,我不断在教学中反思,努力提高政治课的实效性,优化政治课堂教学。
一、巴班斯基理论的启迪
前苏联著名教育家巴班斯基创立的教学最优化理论,对我们有重要的启迪作用。巴班斯基指出:“师生耗费合理的时间去取最好的教学方案。”根据这一理论,上好政治课既要提高教学质量,又要减轻负担,用合理的时间取得最大的成效。为此,我通过“量变与质变”一课,进行了教学方法的改革与创新,选择最优化的教学方法。我从中归纳了“教后记”与“反思性教学”。
1.记成功做法。
即将教学过程中达到预先设想目的,取得良好教学效果的做法记录下来。有时这可能仅仅是一句话,但它对今后的教学将提供最直接的参考。在讲“量变与质变”一课时,我以生动的多媒体动画呈现,学生的思维就异常活跃,七嘴八舌的争论,表现出极大的兴趣。这个做法被我记录下来,并应用到以后的教学实践当中,深受学生的欢迎。
2.记失败之处。
即将处理不当的教学重点、难点,安排不妥的教学内容记录下来,使之成为以后教学所应吸取的教训。例如,在“量变与质变”公开课时,我按常规思路授课,课堂不太活跃。我将这一教训写入教后记中,并变换思路,打破常规,换角度思考,这样就使问题迎刃而解。
3.记教学机智
即把授课过程中偶然出现的灵感或解决问题的方法记下来,供以后参考。如在讲在“量变与质变”公开课时,教学时间留的多,当时我应灵机一动,将计就计,让学生接着讨论这样可使学生既知其然,又知其所以然,这种方式被我记于教后记中。
4.记学生问题
即记教学过程中学生的迷惑点,作业中暴露的欠缺点及在考试中出现的失分点,并力争在短时期内有针对性地进行补救。如在“量变与质变”公开课后,我将学生的问题整理如下:(1)量变与质变是否是一种联系(2)量变与质变是否是一对矛盾等等,我把这些内容及时给学生讲解并注意联系相关知识并加以引申,极大地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5.记学生见解
即把学生“智慧的火花”(如独到的见解、好的思路)记下来,为今后教学补充新鲜血液。对于一些错误见解,只要它存在有普遍性,当堂剖析也会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如在“量变与质变”公开课时,许多学生举出了我没有想到的例子。这种手法非常有益于丰富我的教学。
6.记学习心得
即把教参、资料、相关书籍以及老教师的一些教学经验、学法指导以及公开课、观摩课的收获记录下来,写入教后记,在今后的教学中加以消化、吸收,从而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例如,在“量变与质变”公开课前后,在听优质课时学到一系列方法,我都及时地记录下来,并在讲课过程中有针对性的引入、穿插,收到了相当好的教学效果。
我深深懂得:政治思想课,需要我用勇敢的探索精神和严谨认真的科学态度去反复实践总结和提高。我相信,随着我的辛勤耕耘和不断反思前行,我的政治课教学一定会迎来一个灿烂的季节!
主要参考书目
1.瞿葆奎主编.教育学文集 教师[C].人民教育出版社,1991
2.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中文科译.教育――财富蕴藏其中[M].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
3.吴铎.中国著名特级教师教学思想与中学政治卷[C].江苏教育出版社,1996
Copyright © 2020 zkxx.net.cn by 郑州市郑开学校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备1904089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