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著名教育改革家魏书生老师,曾经总结了好学生的十二条学习习惯。其中提到了“写的习惯”,那就是:写随笔,有话则长,无话则短。一分钟、三五十个字,坚持住、写下去,这就是决心。魏书生老师自豪地说:“我二十年不批改学生作业,但我说一句话管二十年,就是每天一篇随笔。”
随笔——随心所欲,下笔即成,这是语文老师训练学生写作能力的常规手段,但是从班主任的角度他又有了更多意义。本学期高中语文的议论训练提上日常,平日的小练笔必不可少。以往布置随笔,虽称之为随笔,可是一点也不“随意”,条条框框的要求很多,完不成还要受批评,这其实从心理削弱了学生写随笔的积极性。看了魏书生老师的建议之后,我放宽了随笔的要求。我想让随笔本成为我和学生之间沟通的桥梁,那是一个相对宽松的空间,真正的有话则长,无话则短。
两个星期以来,学生的随笔给了我很多惊喜,同时我发现这也是班主任进行德育的阵地,尤其是对一个新的班级来说,这是班主任迅速了解学生的一个手段。在随笔里看到了创作欲望强盛的文学青年,关心国家大事的时政青年,心有千千结的敏感少女,幽默风趣的无畏运动家,龙飞凤舞的书法家,迷茫困惑的有志青年,安静沉稳的六班好人……随笔是学生们生活、学习的缩影,我很欣慰学生把我当做信任的倾诉对象,我经常和学生说,我就是来帮大家解决问题的,解决问题的前提正是学生信任你,把自己遇到的问题告诉你。
刚刚布置随笔的时候,我心里是打鼓的,因为每天都写随笔和紧张忙碌的高中生活似乎有矛盾的地方,因为它不能直接带来成绩的提高。后来通过批改随笔我意识到,虽然自己经常进班“侦查”,但还是有很多自己关注不到的学生和现象,而这些观察不到的地方会出现在不同人的随笔里,这给我及早发现班级情况提供非常多的有用信息。作为班主任需要跟学生谈心,但你不可能一次谈多个,更不可能多个天天谈,随笔为我给学生做心理建设提供便利,也使班主任的德育工作细水长流。
现在,每天早晨来的第一件事就是批改大家的随笔,看看能在大家的随笔中看到什么样的新鲜事、小心思、小问题。我非常乐于解决这些问题,当我用红笔写下我的心里话时,我感到了作为一名教师的幸福!作为一名班主任的幸福!
Copyright © 2020 zkxx.net.cn by 郑州市郑开学校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备19040897号-1